如:要自(應自;須自);要須(必須;须要);要當(自當;應當)
想要,欲望
要汝知聞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要貨(想出賣);要待(想要;待要)
要留清皂。——明· 於謙《石灰吟》
默示選擇,相當於要么…要么
默示比較;估計
他年紀稍輕一點,臉也要瘦一些。——巴金《家》
即將來臨 。
如:要下雨了
默示假設,相當於“假如”、“倘若”。
如:要得(若要);要不價(否則;要不然)
使;讓;叫
掃云物以貞觀,要萬涂而來歸。——《文選·陸機·吊魏武帝文》。張銑注:“要,猶使也。”
討。默示欲望將某種事物歸原人所有 。
如:要錢(摆弄技能花腔撈錢);要嘴吃(謂嘴饞向別人索与食物)
扼守。謂扼守險要 。
如:要衡(處正在交通要道的形勝之地);要壤(指軍事上的要地)
〈形〉
职位中央顯要
又如:要近(顯要且能濒临皇帝的官位);要位(顯要职位中央);要顯(猶顯要。亦指顯要之官);要官(顯要的職務;重要的官位);要缺(重要的官位)
北支关键之郡(关键之郡,正直、經濟、軍事上都很是重要的城邑)。——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險要,與戰略有關的 。
如:要會(通道要地);要沖(位正在交通要道的形勝之地)
簡要
又如:要屈(謂簡約儀仗、屈尊同眾);要括(简要,簡括);要約(簡練,精練);要言(言論簡扼)
故明主好要,而暗主好詳。——《荀子》
重要,严峻
又如:要著(重要的门径或計謀);要囚(重要的囚犯);要局(重要部門);要具(重要的技能花腔);要重(猶重要);要則(重要的準則);要切(重要適切);要月(指農做重要的時令);要言(至言,重要的話);要務(重要的事務);要術(重要的办法和謀略);要最(最重要的事理、事物);要劇(指重要而政事繁忙的職位);要事;要犯
删減要語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〈名〉
要子 。用麥稈、稻草等臨時擰成的繩狀物,用來捆麥子、稻子等;捆貨物用的或打包用的條狀物。
如:打要子
權柄
又如:要貴(猶顯貴,權貴);要勢(謂權貴的勢力。常指居要位有權勢者)
事正在四方,要正在地方,圣人執要,四方來效。——《韓非子》
姓
要離之刺 慶忌也,倉鷹擊於殿上。——《戰國策·魏策》
總要
要以不能免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守》
指重要的职位中央或職務
又如:要道(例如職位要且有權有勢的人)
以吾二人暂居內要,常有不善之言,恐禍及人,深宜慮之。——《晉書》
計數的簿書
又如:要會(會計;簿書)
大役與慮,事屬其植。受其要,以待考而賞誅。——《周禮》。鄭玄注:“要者,簿書也。考,謂考較其罪。”
要點,綱要
故其治國也,察要罢了矣。——《商君書》
又如:紀要(記錄要點的笔朱);简要(抓住要點);要諦(要義);要竅(要訣;關鍵的辦法);要歸(重點所正在;要旨);要原(要旨;根基);要端(要點);要令(大旨;要旨);要義(要旨);要機(猶要旨)
事正在四方,要正在地方。——《韓非子》
要 [yāo]
〈動〉
另見 yào
迎候;撵走 。
如:要途(迎於半途);要候(半途等待;迎候);要道(遮道;迎候於路上)
通“徼”(jiǎo)。根究;求与
又如:要祿(求与利祿);要福(期求幸福)
今之人修其天爵,以要人爵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。趙岐注:“要,求也。”
要利之人,犯危何益?——《呂氏春秋·愛類》。高誘注:“要,徼也。”
不庶幾,不要幸。——《晏子春秋·內篇問下》。孫星衍云:“要與徼通。”
審察;核實 。
如:要囚(審察囚犯的供辭);要知(書簡淘語。鑒察,察知)
通“約”(yuē)。脅迫
以要晉國之成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三》
且要盟無質。
又如:要市(以要挾技能花腔謀与所长或迫使對方滿足原人的某種要求);要劫(脅迫劫待)
雖不要君,吾不信也。——《論語·憲問》
明神洋蠲要盟。——《右傳·襄公九年》
約束;制行 。
如:要約(控制;約束);要時(限約時間)
和;會折 。
如:要結(結折;邀引交結)
通“邀”。攔阻;截擊
又如:要勒(遮攔;阻擋);要御(攔阻控制);要路(攔路;遮道)
且前日要政, 政徒以老母。——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
張良出,要 項伯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原紀》
使數人要於路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
約言。以明誓的方式就某事做出莊嚴的承諾或默示某種決心。亦指所訂立的誓約、盟約
又如:要約(立盟;立約;約定);要契(契約;盟約)
豈要黃河誓,須勒燕然石。——唐· 崔湜《寒垣止》
約請;邀請
又如:要引(邀迎薦舉);要約(邀約;邀請)
張良出,要 項伯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原紀》
石崇每要客燕集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汰侈門》
便要還家,設酒殺雞做食。——晉· 陶潛《桃花源記》
〈名〉
五服之一。古代指離都城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的地區 。
如:要服(古代王畿以外按距離分為五服。相傳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為要服);要荒(要服和荒服。古稱王畿外極遠之地為荒服,泛指遠方之國);要蠻(極偏遠的蠻荒之地)
姓
“腰”的古字
又如:要膂(腰和脊骨。例如重要部位);要章(腰間所佩的印);要收(腰肢)
戶服艾以盈要兮,謂幽蘭其不成佩。——《楚辭》
故质食而食之,质要而帶之。——《荀子·禮論》
昔者,楚靈王好細要。——《朱子》
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中間象人形,兩旁為兩手形。默示兩手叉腰。原義:人腰)